学术研究
勉县博物馆学术委员会
文物保护
网络课堂
学术论文
地 址:汉中市勉县三国文化
    广场三国尊城B座三楼
电 话:0916-3286045
网 址:www.mxbwg.com
学术论文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论文
勉县的“古阳平关”
来源:本站 作者:周晓勇 日期:2015/10/28 17:54:07 浏览次数:2553

 

 

  古阳平关俗称老城,亦名白马城,氵尽口城。位于勉县城西约6公里处的武侯镇武侯村与莲水村之交界处。因地处沔水(今称作汉江)之北,秦岭之南而得名。这里南、北、西三面环山,西、南两面临水(咸河与汉江交汇),向东延伸是一马平川的汉中盆地。关东南、东北分别与定军山、天荡山互成犄角之势。川陕公路(古蜀道)和勉略路(陈仓道)在又此交汇。真可谓山川形胜,地势险要,交通便利。
    《水经注》载:“氵尽 水(又名白马河,今名咸河)又南径张鲁治东,西山上有天师堂,……东对白马城,一名阳平关”。氵尽 水南流入沔(即汉江)谓氵尽口。“其城西带氵尽 水,南流沔川。城侧二水之交,故亦曰氵尽口城矣。”
    《读史方与纪要》载:“汉阳平关一名白马城,三国又名石马城。”
    《沔县新志》载:“县(老城)东关土城即古阳平关,一名白马城,一名氵尽水城,北架山岗,包莲花池,西泉于内。”
    《出师表》载:“张鲁在北,民殷而国富。”
    据府县等方志记载古阳平关城为西汉初年萧何所筑。自筑城设关固守以来,阳平关便成为军事重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汉中西大门。欲取汉中必先取阳平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五斗米教第三代传人张鲁占据汉中后,扼守阳平关,雄据巴、汉二十余年,先后令其弟张卫以及马超、杨昂固守阳平关。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张鲁得汉中,留夏侯渊与张郃镇守汉中。夏侯渊驻定军山,张郃驻守阳平关。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先主(刘备)取汉中屯兵阳平,与夏侯渊相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自阳平关南渡沔水(即汉江)命老将黄忠斩魏将夏侯渊于定军山,大败曹魏。同年刘备在沔阳设坛称汉中王,并命马超镇守阳平关。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川屯兵汉中,营于沔北阳平石马。以此为基,北伐曹魏达八年之久。晋义熙二年(公元406年)仇池国武都王杨盛遣将军镇守阳平关。南朝齐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叛将李乌奴攻占阳平关。南朝齐武帝永明十年(公元492年)武兴氐(今略阳)王杨集始寇汉中,战于白马城。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梁州长史夏侯道迁以汉中叛降魏,白马城主伊天宝引兵阻击于阳平关。南朝梁简文帝大宝二年(公元551年),周达、奚武二将经略阳、汉中,梁深以白马降奚武分兵守阳平关城。南朝宋元嘉十一年(公元434年)杨难当突袭梁州(即汉中)破白马,俘获晋昌太守张范。隋朝在阳平关设白马镇,唐、宋两朝设西县治于此。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知州王昱将沔州从略阳迁至阳平关。明万历六年(公元1537),千户李文文以砖加固城墙,自此到1935年为本县治固定之所。
    阳平关城呈东西走向。东西宽长、南北短窄,城周长约5000米。墙体土筑,内设三门:东曰镇江,西曰拱汉,南曰定军。东西是瓮城双门和关楼。古蜀道穿东、西城门而出。历史上这里是旧县治所在。当时人口密集,商贸繁荣,是汉中盆地西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扼守汉中西部的交通咽喉和军事屏障。南宋时张俊奏议称之为“前控六路之师,后据西蜀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这便是对阳平关的真实写照。明末“小红娘”(农民义军)破坏阳平关,同治二年(公元1863),太平天国军毁阳平关、三城门、拆瓮城女墙五百二十垛。代远年湮,沧桑多变。自1935年将县治迁到今址后,昔日古城的繁荣日渐衰败。特别是1943—1945年间,整修川陕公路时(现108国道),毁古阳平关北面城墙而修公路。建国以后,又多次拆毁阳平关城内古建、寺庙等建筑,将东西城墙上关楼也拆除。农业学大寨、抬田造地时,将古城墙拆毁造地,仅存西、南段少量古城墙,但古阳平关的城墙址犹存。昔日军事重镇,现虽城已成废墟,但它处川陕交通要冲,今又为川陕、略公路交汇点,仍不失汉中盆地西端门户之地位。
    现古阳平关东与马祠墓祠、武侯祠、万寿塔毗邻;南与武侯墓、定军山眺望;北与武侯读书台相距;西与白马山走马岭隔咸水极目,形成了一大片文物景区。现城内除密集地居住着武侯、莲水两个村的村民外,城内古街道依稀可辨。城中靠北部位,八十年代被陕西省三粮液酒厂征用建厂,占地约170亩。2000年以来,在省、市、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根据规划,先后拨款在原西城墙旧址恢复修建了300米古城墙和西城双门,供游人观瞻。1983年,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2000年8月,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保护单位。
    综上所述,古老的阳平关,在中华民族大复兴时代,其在历史上的军事价值,在道教发展史上重要地位,在研究将相楷模、民族智星诸葛亮在其人生最后八年的活动与实现其人生价值升华原因,以及由此在现在延伸带来的旅游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
 
                     
 
 

上一条新闻:中国两汉、三国文化资源的聚汇点   下一条新闻:千佛宝洞加盖纪实
版权所有:勉县博物馆 陕ICP备16000826号-1
电 话:0916-3286045 地 址:汉中市勉县三国文化广场三国尊城B座三楼 在线访问人数:9148
技术支持:启元动力 最佳使用效果1028*768分辨率 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0及以上
全国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举报平台